第二節(jié) 風投的結構
風險投資基金(venturecapitalfunds)主要有兩個來源:機構(institutes)和非常有錢的個人。比如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基金會就屬于前者。當然,為了讓投資者放心,風險投資公司自己也會拿出些錢一起投資。
風險投資基金一般是由風險投資公司出面,邀集包皮括自己在內的不超過499位投資者(和投資法人),組成一個有限責任公司(limitedliabilitycompany,llc)。為了避稅,在美國融資的基金一般注冊在特拉華州,在世界上其它地區(qū)融資的基金注冊在開曼群島(caymanislands)或者是巴哈馬(bahamas)等無企業(yè)稅的國家和地區(qū)(如果讀者創(chuàng)業(yè)時遇到一個注冊在加州或紐約的美國基金,那一定是遇到騙子了)。為什么不能超過499人呢?因為根據(jù)美國法律規(guī)定,一旦一個公司的股東超過五百人,就必須像上市公司那樣公布自己的財務情況和經(jīng)營情況。而風險投資公司不希望外界了解自己投資的去處和資金的運作,以及在所投資公司所占的股份等細節(jié),一般選擇不公開財務和經(jīng)營情況,因此股東不能超過五百人。每一輪基金融資開始時,風投公司要到特拉華等地注冊相應的有限責任公司,在注冊文件中必須說好最高的融資金額、投資的去處和目的。風險投資公司會定一個最低投資額,作為每個投資人參與這一期投資的條件。比如紅杉風投一期融資常常超過十億美元,它會要求每個投資人至少投入兩百萬美元。顯然,這只有機構和非常富有的個人才能拿得出。
風險投資公司每一次融資便成立一個有限責任公司,它的壽命從資金到位開始(closefund)到所有投資項目要么收回投資、要么關門結束,通常需要十年時間,前幾年是投入,后幾年是收回投資。一個風險投資公司通常定期融資,成立一期期的風險基金?;馂槿w投資人共同擁有。風險投資公司自己扮演一個稱作總合伙人的角色(generalpartner),其它投資者稱為有限合伙人(limitedpartner)??偤匣锶顺四贸鲆欢ㄙY金外,同時管理這一輪風險基金。有限合伙人參與分享投資回報但是不參加基金的決策和管理。這種所有權和管理權的分離,能保證總投資人能夠獨立地、不受外界干擾地進行投資。為了監(jiān)督總投資人的商業(yè)操作和財務,風投基金要雇一個獨立的財務審計顧問和總律師(attorneyingeneral),這兩個人(或者公司)不參與決策。風險投資比炒股要兇險得多,一旦出錯,基本上是血本無歸。為了減少和避免錯誤的決策,同時替有限合伙人監(jiān)督總投資人的投資和資本運作,一個風投基金需要有一個董事會(boardofdirectors)或者顧問委員會(boardofadvisors)。這些董事和顧問們要么是商業(yè)界和科技界的精英,要么是其它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人。他們會參與每次投資的決策,但是決定由總投資人來做。
風險投資基金的總合伙人的法人代表和基金經(jīng)理們一般都是非常懂技術的人,很多人是技術精英出身,很多人自己還成功創(chuàng)辦過科技公司。比如被稱為世界風投之王的約翰.多爾(johndoerr)原來是英特爾公司的工程師。中國最大最好的兩個風投公司北光(northernlight)和賽伯樂(cybernaut)的創(chuàng)始人以前都是非常成功的企業(yè)家。比如創(chuàng)辦北極光創(chuàng)投的鄧 峰和柯巖博士,原來是世界上最大的網(wǎng)絡防火墻公司netscreen的創(chuàng)始人,同時是網(wǎng)絡安全的專家。賽伯樂的創(chuàng)始人朱敏博士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話電視會議技術和服務公司webex的創(chuàng)始人。為了確保對最先進技術的了解,風險投資公司會招很多技術精英,同時還會請外面的技術顧問,比如斯坦福大學的教授,一起來幫助評估每一項投資。
風險投資基金一旦進入被投的公司后,就變成了該公司的股份。如果該公司關門了,相對于公司創(chuàng)始人和一般員工,風投基金可以優(yōu)先把公司財產(chǎn)變賣后的錢拿回去。但是,這時能拿回的錢通常比零多不了多少。如果投資的公司上市或者被收購,那么合伙人或者直接以現(xiàn)金的方式回收投資,或者獲得可流通的股票。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都有可能被采用。前者一般針對較小的基金和較少的投資,總合伙人會在被投資的公司上市或者被收購后的某一個時間(一般是在解禁期lockperiod以后)將該基金所擁有的全部股票賣掉,將收入分給各個合伙人。這樣基金管理的成本較低。但是,如果基金占得股份較大,比如風險投資在很多半導體公司中常常占到股份的一半以上,這種做法就行不通了。因為上市后統(tǒng)統(tǒng)賣掉其擁有的股票,該公司的股價會一落千丈。這時,風險投資的總合伙人必須將股票直接付給每個合伙人,由每個合伙人自己定奪如何出售股票。這么一來,就避免了股票被同時拋售的可能性。雖然這么做基金管理的成本(主要是財務上的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是大的風投公司必須這么做,比如kpcb和紅杉風投在google上市180天后,各自擁有幾十億美元google股票,如果這些股票一下子涌到股市上,就會造成google股票的大跌,于是兩家風投將股票分給了有限合伙人,由他們自行處理。事實上大部分合伙人并沒有拋售,結果google的股票在180天后不降反漲。
為了降低風險,一輪風投基金必須要投十幾家到幾十家公司。當然,為了投十家公司,基金經(jīng)理可能需要考察幾百家公司,這筆運作的費用不是個小數(shù),必須由有限合伙人出,一般占整個基金的2%。風投公司總合伙人為了掙錢,還要從有限合伙人賺到的錢中提取一部分利潤,一般是基本利潤(比如8%)以上部分的20%。比如某個風投基金平均每年賺了20%的利潤,總合伙人將提?。?0%-8%)×20%=2.4%,外加2%的管理費共4.4%,而有限合伙人得到的回報其實只有15.6%,只相當于總回報的四分之三。因此,風投公司的收費其實是非常高昂的。
管理風投基金的風投公司本身也是個llc,其最高管理者就是風投公司的合伙人了(partner)。風投公司本身不會有什么ceo、總裁之類的頭銜(有這些頭銜的風投公司一定是冒牌貨),風投公司的合伙人不僅在風投公司內部地位崇高,而且在科技界呼風喚雨,比如kpcb的合伙人約翰?多爾就是google、太陽、亞馬遜等多家上市公司和更多未上市公司的董事。在風投剛剛進入中國時,發(fā)生過這樣一件趣事。在一次風險投資研討會上,來了很多公司的ceo、總裁等“貴賓”,禮儀小姐一看這些人的職務,便把他們請到前排入座。后來來了一位客人,禮儀小姐一打聽是什么合伙人,便把他安排到后面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就座。這位合伙人沒說什么就在后排坐下了。結果那些ceo和總裁們看他坐到了最后,誰都不敢往前面坐了,因為這些ceo和總裁們所在的公司都是他投資的,而他們的職位也是他任命的。由此可見風投合伙人在業(yè)界的影響。
大的風險投資公司每一輪融資的資金都很多,比如紅杉風投一輪基金動輒十幾億美元,如果每家公司只投資一兩百萬美元,一來沒有這么多公司可供投資,二來即使有,總合伙人要在幾年里審查幾千幾萬家公司,也是明顯不現(xiàn)實的,因此它們每一筆投資不能太??;而另一方面,新成立的公司本身都很小,尤其是初期,它們只需要融資幾十萬甚至幾萬美元就可以了,大風險投資公司就不會參與。對于這些公司的投資就由一類特殊的風險投資商——天使投資人來完成。
天使投資(angelinvestment)本質上是早期風險投資。天使投資人,簡稱天使,常常是這樣一些有錢人:他們很多人以前成功地創(chuàng)辦了公司,對技術很敏銳,又不愿意再辛辛苦苦創(chuàng)業(yè)了,希望出錢讓別人干。在硅谷這樣的人很多,他們的想法就是“不愿意當總(經(jīng)理),只肯當董(事)”。
一些天使投資人獨立尋找項目,進行投資,但是更多的情況是幾個人湊到一起組成一個小的有限責任公司llc或者有限伙伴關系(limitedpartnership,簡稱lp),通常稱作天使投資社angelfirm來共同投資。天使投資社的經(jīng)營管理方法千差萬別,有的是大家把錢湊在一起,共同投資;有的是每個人自己選項目各自投資,同時介紹給社里,社里會加倍投入(match)該天使投資人所投金額。其實,約翰.多爾和麥克.莫利茲投資google是就是采用這種策略,他們兩人每人從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些錢投給google,同時他們所在的kpcb和紅杉風投拿出同樣(可能更多)的錢也投到了google上。當然,有些天使投資社管理更靈活,當某個天使投資人投資一個公司后,其他合伙人可以選擇跟進(follow),也可以不跟進(pass),沒有什么義務,大家坐到一起只是為了討論一下問題而已,共同使用一個律師和會計。
了解了風險投資的管理結構,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天使投資人和風險投資公司是如何投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