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讀大學,究竟讀什么》 第一部分
圖書館:大學的心臟
讀大學,除了讀大師,最重要的便是讀圖書館。這里說的圖書館并不是說它的建筑和其他硬件設施,而是說圖書館的藏書。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大學四年沒有安心在圖書館好好看過幾本書,那就絕對沒有真正意義上讀過大學。
目前中國大部分大學的圖書館都存在同樣的問題:藏書量比較有限,新書比較少,甚至對學生借書進行了諸多的限制。這恐怕是一個在短期內(nèi)很難解決的問題,所以讀書的時候就只能盡可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并想辦法彌補這種資源的不足了。所謂充分利用,就是說要能夠從圖書館有限的藏書中尋找真正有用的書,畢竟藏書再少也還不至于無書可讀。所謂彌補不足,就是說通過圖書館以外的渠道找到在學校圖書館里找不到的好書來讀。一方面可以通過買書,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去別的圖書館借書??梢酝ㄟ^朋友從別的學校的圖書館找書,也可以去社會圖書館辦證 借書。
去圖書館借書還需要有個取舍的標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 健三郎說:“要多讀好書,只有不讀壞書?!彪m然說“開卷有益”,但是由于目前中國圖書出版市場極其不規(guī)范,大量文字垃圾相繼混入書市,而圖書館的采購人員對于圖書好壞的判斷能力可能非常有限,加上他們更關心的也許只是哪一種書的折扣更低(這可不是為了給學校省錢),所以大學的圖書館里有相當多的書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垃圾。雖然借一本這樣的書并不會浪費你任何錢,但是浪費的時間可是再多的錢也買不回來的。對于那些膚淺的純粹是炒作的圖書最好是敬而遠之。
在圖書館借書不要太過功利,不要以為只有跟考試相關的書籍才值得一看。我記得原來學校的圖書館里被借次數(shù)最多的好像全是英語四、六級或者考研方面的書,而其余的那些跟考試不那么相關的書則很少有人問津,哪怕就是《現(xiàn)代化的陷阱》這種曾經(jīng)非常暢銷而且很有思想深度的書籍也難免被打入冷宮。
其實,畢業(yè)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在圖書館借過的那些英語四、六級的書里面寫些什么說些什么都記不清了,就算記得也沒什么用。而別的一些書籍在自己借書甚至看書的時候不知道會有什么用,而若干年以后這本書的用處就發(fā)揮出來了。正因為某本書對自己究竟有沒有用暫時很難判斷,所以最好摒棄有用或者無用這樣的功利性思維??磿鵀槭裁匆欢ㄒе坝杏谩钡男膽B(tài)呢?看書的過程或許本身就是一種思辨的享受。
記得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在圖書館看到了《獨秀文存》,后來便借出來認真地看了,并且還做了筆記。在當時看來,看這樣的書是肯定沒什么用的,而且我當時也不指望能夠有什么用??墒?,在三年以后,我在深圳的某一棟寫字樓里,碰到了一個同樣喜歡陳獨秀的上司。雖然這一切跟工作沒有任何關系,可是,僅僅因為這個原因,這個上司對我可謂是“百般寵 愛”,我剛剛進入地產(chǎn)行業(yè),“容積率”這樣一個基本的名詞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這位上司卻不遺余力地教我,我因此很快就融入了這個行業(yè)并當上了項目經(jīng)理。
有一位做業(yè)務員的朋友很喜歡老莊哲學,對道家思想也頗有心得。有一次他去拜訪一位重要的客戶,因為客戶正好在看書,所以兩個人就從看書談起??蛻魡栠@位朋友:中國古代文化中你比較喜歡看哪方面的書?朋友答:老子和莊子的書我比較喜歡。話音剛落,客戶便眉飛色舞起來。二人關于道家思想談了幾個小時,而生意的事情似乎拋諸九霄云外了。后來這位朋友自然順利地簽下了那個case,而且跟客戶還成為了莫逆之交 。
或許有些讀者看到這里便會暗暗告訴自己:我也趕緊去圖書館借《獨秀文存》,去找老莊的書。可是,你怎么知道你以后的上司一定喜歡陳獨秀、你的客戶一定喜歡老莊呢?如果他們喜歡的是孔孟、孫子或者康德、黑格爾呢?編張只有一個網(wǎng)眼的漁網(wǎng)或許也能捕到魚,但這靠的純粹是運氣。要想每次都能捕到魚,那就必須要編織一張足夠大的網(wǎng),盡管每次網(wǎng)到魚的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網(wǎng)眼罷了。